姓名:廖楚峰

首页 > 廖楚峰

廖楚峰名字的含义是什么

名字字义解释

chǔ(ㄔㄨˇ)

⒈  落叶灌木,鲜叶可入药。枝干坚劲,可以做杖。亦称“牡荆”。

⒉  古代的刑杖,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挞(拷打)。

⒊  中国春秋时国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声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称女子的细腰)。楚辞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晋用(指使用他国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

⒋  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省:楚剧。

⒌  痛苦:苦楚。痛楚。凄楚。酸楚。

⒍  清晰,鲜明,整洁:清楚。衣冠楚楚。

⒎  姓。

fēng(ㄈㄥ)

⒈  高而尖的山头:山峰。峰巅。峰峦。高峰。险峰。

⒉  形状像山峰的东西:驼峰。浪峰。

⒊  最高处:登峰造极。峰年(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)。

名字诗词来源

唐代:骆宾王 《咏怀》 宝剑思存,金锤许报韩。

唐代:李白 《古风》 昔我游齐都,登华不注

唐代:柳宗元 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,奉寄澧州》 吴歈工折柳,舞旧传芭。

近现代:王粲 《登楼赋》 钟仪幽而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。

宋代:文天祥 《齐天乐》 剑拂淮清,槊横黛,雨洗一川烟草。

唐代:王昌龄 《奉赠张荆州》 祝融之紫云衔,翠如何其雪崭岩。

宋代:杨友夔 《松江》 惟有江上,残年眼中青。

清代:孙元衡 《日入行》 忆昔山东登日观,头道士能狂痴。

元代:张养浩 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 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

姓氏起源

廖姓主要源自:己姓、姬姓、偃姓、张姓。

1.出自己姓,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。古帝顓頊(姓己)有個後裔叫叔安,因封在廖國(又寫作寥,在河南唐河縣西),又稱廖叔安。

2.出自姬姓,召伯廖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后裔、春秋時周惠王的卿士,封於召國,召伯廖后人取其“廖”字為姓。

3.出自偃姓,尧、舜贤臣皋陶的后裔,夏朝时受封于蓼(今河南固始县),春秋时建英、立等小国。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皋陶庭坚之后,封于蓼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楚穆王四年灭英、立二国,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,即为廖氏。

5.出自张姓,入赘廖家而改姓。据《廖氏大宗谱》所载,元代福建人张元子入赘廖家,改姓廖,其子孙遂为廖姓。

6.出自赐姓或其他少数民族有廖姓。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灣原住民七姓,其一为廖;仫佬族、瑶族、水族、苗族等族均有廖姓。

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90万,排在全国第66位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7%。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90万,增长了18倍之多,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。

自宋朝至今10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;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湖南省、江西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台湾省、云南省、四川省、重庆市、江苏省、安徽省西南部、湖北省东南部、贵州省东部等地区,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.69%以上,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.9%以上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.3%,居住了大约66%的廖姓人群。

在海南省、贵州省西部、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、湖北省西部、陕西省南部、甘肃省南部、青海省东南部、河北省南部、河南省东南部等地区;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.23%一0.69%之间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%,居住了大约26%的廖姓人群。

汝南郡:汉高帝四年置郡。相当今河南颍河、淮河之间、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,安徽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地区。东汉时移治平舆。

巨鹿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。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。

武威堂:是流傳最廣、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,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。

清武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自創之堂號,據《廖氏大族譜》載:“明初時,張元子入贅廖家”,為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之源。族人為了報恩便從張氏郡望「清河」、廖氏郡望「武威」中各取頭一字,合而「清武堂」,張廖家族之廖姓又稱為「雙廖」,傳統之廖姓稱為「單廖」。

承祜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張廖天與後代所建

崇遠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廖朝孔後代所建

福安堂

福成堂

馨德堂

紫桂堂

知本堂

本思堂

五桂堂

武城堂

慕維堂

中鄉堂

汝南堂

世綵堂

一、liào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宜丰、金溪,广西之田林、灌阳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蒙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亦作‘飂’,并力救切;今呼为‘料’。《风俗通》:古有廖叔安,《左传》作‘飂’,盖其后也。今衡山南剑多廖氏。或言:周文王子伯廖之后。”(按:《中国姓氏辞典》引《尚友录》作:“古有廖叔安,春秋伯飂其后也,今衡闽中多此姓。”与郑樵所说有别,兹录以备考。)望出巨鹿。东汉有廖扶;三国时蜀有廖化,并州剌吏;南唐有廖澄,大理评事;明代有廖道南。

二、

廖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人口0.34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多此姓,5省区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73%。

廖姓起源:

1、古时廖、飂、蓼通,春秋时国名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蓼城冈)。廖叔安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。

3、缪、颜二姓,皆皇帝所赐,迨殷纣无道,缪、颜同隐于黄河西北,改姓曰廖,见《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》。

4、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7姓,第4姓为廖。

5、宋时抚水州民有区、廖、潘、吴4姓。后改安化州,即今广西环江、贵州荔波一带。今毛难族姓。

6、仫佬、瑶、水、苗、回、蒙古、壮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廖姓名人:

廖顗,汉时巨鹿太守。

郡望:巨鹿。

变化:亦作飂。

宝宝起名网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!
搜索
back_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