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:廖健安

首页 > 廖健安

廖健安名字的含义是什么

名字字义解释

jiàn(ㄐ一ㄢˋ)

⒈  强壮,身体好:健康。健全。康健。稳健。健美。健身。健旺。健在。健壮。健朗。保健。

⒉  善于,精力旺盛:健步如飞。健谈。

ān(ㄢ)

⒈  平静,稳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宁。安稳。安闲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国。

⒉  使平静,使安定(多指心情):安民。安慰。安抚。

⒊  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,毫不在意)。

⒋  没有危险,不受威协:平安。转危为安。

⒌  装设:安置。安家立业。

⒍  存着,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

⒎  疑问词,哪里:安能如此?

⒏  姓。

名字诗词来源

唐代:杜甫 《洗兵马》 淇上儿归莫懒,城南思妇愁多梦。

元代:马钰 《踏云行·马钰平生》 逍遥坦荡过东平,平安无事身康

五代:冯延巳 《长命女·春日宴》 再拜陈三愿:一愿郎君千岁,二愿妾身常,三愿如同梁上燕,岁岁长相见。

唐代:杜甫 《兵车行》 纵有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

唐代:杜甫 《哀王孙》 朔方儿好身手,昔何勇锐今何愚。

唐代: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》 能陷粪土,有志乘鲸鳌。

宋代:李复 《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》 得甘露浆,凿顶沃清灌。

唐代:元稹 《连昌宫词》 往来年少说长,玄武楼成花萼废。

唐代:元稹 《梦井》 埂深可越,魂通有时逞。

唐代:韩愈 《南山诗》 鱼虾可俯掇,神物敢寇。

姓氏起源

廖姓主要源自:己姓、姬姓、偃姓、张姓。

1.出自己姓,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。古帝顓頊(姓己)有個後裔叫叔安,因封在廖國(又寫作寥,在河南唐河縣西),又稱廖叔安。

2.出自姬姓,召伯廖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后裔、春秋時周惠王的卿士,封於召國,召伯廖后人取其“廖”字為姓。

3.出自偃姓,尧、舜贤臣皋陶的后裔,夏朝时受封于蓼(今河南固始县),春秋时建英、立等小国。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皋陶庭坚之后,封于蓼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楚穆王四年灭英、立二国,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,即为廖氏。

5.出自张姓,入赘廖家而改姓。据《廖氏大宗谱》所载,元代福建人张元子入赘廖家,改姓廖,其子孙遂为廖姓。

6.出自赐姓或其他少数民族有廖姓。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灣原住民七姓,其一为廖;仫佬族、瑶族、水族、苗族等族均有廖姓。

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90万,排在全国第66位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7%。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90万,增长了18倍之多,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。

自宋朝至今10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;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湖南省、江西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台湾省、云南省、四川省、重庆市、江苏省、安徽省西南部、湖北省东南部、贵州省东部等地区,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.69%以上,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.9%以上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.3%,居住了大约66%的廖姓人群。

在海南省、贵州省西部、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、湖北省西部、陕西省南部、甘肃省南部、青海省东南部、河北省南部、河南省东南部等地区;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.23%一0.69%之间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%,居住了大约26%的廖姓人群。

汝南郡:汉高帝四年置郡。相当今河南颍河、淮河之间、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,安徽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地区。东汉时移治平舆。

巨鹿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。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。

武威堂:是流傳最廣、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,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。

清武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自創之堂號,據《廖氏大族譜》載:“明初時,張元子入贅廖家”,為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之源。族人為了報恩便從張氏郡望「清河」、廖氏郡望「武威」中各取頭一字,合而「清武堂」,張廖家族之廖姓又稱為「雙廖」,傳統之廖姓稱為「單廖」。

承祜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張廖天與後代所建

崇遠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廖朝孔後代所建

福安堂

福成堂

馨德堂

紫桂堂

知本堂

本思堂

五桂堂

武城堂

慕維堂

中鄉堂

汝南堂

世綵堂

一、liào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宜丰、金溪,广西之田林、灌阳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蒙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亦作‘飂’,并力救切;今呼为‘料’。《风俗通》:古有廖叔安,《左传》作‘飂’,盖其后也。今衡山南剑多廖氏。或言:周文王子伯廖之后。”(按:《中国姓氏辞典》引《尚友录》作:“古有廖叔安,春秋伯飂其后也,今衡闽中多此姓。”与郑樵所说有别,兹录以备考。)望出巨鹿。东汉有廖扶;三国时蜀有廖化,并州剌吏;南唐有廖澄,大理评事;明代有廖道南。

二、

廖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人口0.34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多此姓,5省区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73%。

廖姓起源:

1、古时廖、飂、蓼通,春秋时国名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蓼城冈)。廖叔安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。

3、缪、颜二姓,皆皇帝所赐,迨殷纣无道,缪、颜同隐于黄河西北,改姓曰廖,见《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》。

4、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7姓,第4姓为廖。

5、宋时抚水州民有区、廖、潘、吴4姓。后改安化州,即今广西环江、贵州荔波一带。今毛难族姓。

6、仫佬、瑶、水、苗、回、蒙古、壮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廖姓名人:

廖顗,汉时巨鹿太守。

郡望:巨鹿。

变化:亦作飂。

宝宝起名网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!
搜索
back_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