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:廖韵涵

首页 > 廖韵涵

廖韵涵名字的含义是什么

名字字义解释

yùn(ㄩㄣˋ)

⒈  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,即声母以外的部分,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,称“韵母”。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”,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”:韵文(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,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,包括诗、词、歌、赋等。区别于“散文”)。押韵。韵腹(韵母中主要元音)。韵脚(韵文句末押韵的字)。韵律(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)。

⒉  和谐而有节奏的:韵白。琴韵悠扬。

⒊  风度,风致,情趣,意味:风韵。气韵。韵味。

hán(ㄏㄢˊ)

⒈  包容,包含:涵蓄。涵容。涵养(a.蓄积并保持,如“涵涵水源”;b.指修养,如“他很有涵涵”)。包涵。蕴涵。海涵。

⒉  沉,潜:涵泳(水中潜行,喻深入体会)。涵淹。涵濡(浸渍,滋润)。

⒊  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:涵洞。桥涵。

名字诗词来源

唐代:陆龟蒙 《杂讽九首》 长风吹窾木,始有音吐。

宋代:冯取洽 《贺新郎》 把酒论诗饶胜,更柳边、花底同心赏。

唐代:刘禹锡 《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…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》发华钟,凄音激清徵。

唐代:罗虬 《比红儿诗(并序)》 红儿谩唱伊州遍,认取轻敲玉长。

现代:佚名 《食苦笋并序》 比来夷亦蹠,事尽堪录。

宋代:马俌 《水月亭》 谁为聚之古祗柏,碧湛湛琉璃盘。

宋代:胡仲弓 《晋安城东温泉》 火蒸泉脉不温汤,凿开浴沼天光。

先秦:佚名 《巧言》 乱之初生,僭始既

唐代:孟浩然 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 八月湖水平,虚混太清。

唐代:孟浩然 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 八月湖水平,虚混太清。

姓氏起源

廖姓主要源自:己姓、姬姓、偃姓、张姓。

1.出自己姓,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。古帝顓頊(姓己)有個後裔叫叔安,因封在廖國(又寫作寥,在河南唐河縣西),又稱廖叔安。

2.出自姬姓,召伯廖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后裔、春秋時周惠王的卿士,封於召國,召伯廖后人取其“廖”字為姓。

3.出自偃姓,尧、舜贤臣皋陶的后裔,夏朝时受封于蓼(今河南固始县),春秋时建英、立等小国。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皋陶庭坚之后,封于蓼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楚穆王四年灭英、立二国,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,即为廖氏。

5.出自张姓,入赘廖家而改姓。据《廖氏大宗谱》所载,元代福建人张元子入赘廖家,改姓廖,其子孙遂为廖姓。

6.出自赐姓或其他少数民族有廖姓。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灣原住民七姓,其一为廖;仫佬族、瑶族、水族、苗族等族均有廖姓。

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90万,排在全国第66位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7%。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90万,增长了18倍之多,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。

自宋朝至今1000多年中,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;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湖南省、江西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台湾省、云南省、四川省、重庆市、江苏省、安徽省西南部、湖北省东南部、贵州省东部等地区,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.69%以上,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.9%以上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.3%,居住了大约66%的廖姓人群。

在海南省、贵州省西部、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、湖北省西部、陕西省南部、甘肃省南部、青海省东南部、河北省南部、河南省东南部等地区;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.23%一0.69%之间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%,居住了大约26%的廖姓人群。

汝南郡:汉高帝四年置郡。相当今河南颍河、淮河之间、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,安徽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地区。东汉时移治平舆。

巨鹿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。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。

武威堂:是流傳最廣、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,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。

清武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自創之堂號,據《廖氏大族譜》載:“明初時,張元子入贅廖家”,為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之源。族人為了報恩便從張氏郡望「清河」、廖氏郡望「武威」中各取頭一字,合而「清武堂」,張廖家族之廖姓又稱為「雙廖」,傳統之廖姓稱為「單廖」。

承祜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張廖天與後代所建

崇遠堂: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廖朝孔後代所建

福安堂

福成堂

馨德堂

紫桂堂

知本堂

本思堂

五桂堂

武城堂

慕維堂

中鄉堂

汝南堂

世綵堂

一、liào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宜丰、金溪,广西之田林、灌阳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蒙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亦作‘飂’,并力救切;今呼为‘料’。《风俗通》:古有廖叔安,《左传》作‘飂’,盖其后也。今衡山南剑多廖氏。或言:周文王子伯廖之后。”(按:《中国姓氏辞典》引《尚友录》作:“古有廖叔安,春秋伯飂其后也,今衡闽中多此姓。”与郑樵所说有别,兹录以备考。)望出巨鹿。东汉有廖扶;三国时蜀有廖化,并州剌吏;南唐有廖澄,大理评事;明代有廖道南。

二、

廖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人口0.34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多此姓,5省区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73%。

廖姓起源:

1、古时廖、飂、蓼通,春秋时国名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蓼城冈)。廖叔安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。

3、缪、颜二姓,皆皇帝所赐,迨殷纣无道,缪、颜同隐于黄河西北,改姓曰廖,见《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》。

4、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7姓,第4姓为廖。

5、宋时抚水州民有区、廖、潘、吴4姓。后改安化州,即今广西环江、贵州荔波一带。今毛难族姓。

6、仫佬、瑶、水、苗、回、蒙古、壮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廖姓名人:

廖顗,汉时巨鹿太守。

郡望:巨鹿。

变化:亦作飂。

宝宝起名网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!
搜索
back_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