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:练林鸣

首页 > 练林鸣

练林鸣名字的含义是什么

名字字义解释

lín(ㄌ一ㄣˊ)

⒈  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

⒉  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

⒊  姓。

míng(ㄇ一ㄥˊ)

⒈  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

⒉  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

⒊  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

⒋  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

名字诗词来源

宋代:马俌 《水月亭》 颇欲乘槎此穹源,脱屣浊世抟骞。

南北朝:谢惠连 《雪赋》 庭列瑶阶,挺琼树,皓鹤夺鲜,白失素,纨袖冶,玉颜掩。

唐代:柳宗元 《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》 鹿验食野,鱼乐知观濠。

唐代:陆龟蒙 《杂讽九首》尽枯槁,苦节独不死。

魏晋:潘安 《西征赋》 邪界褒斜,右滨汧陇,宝鸡前,甘泉后涌;面终南而背云阳,跨平原而连嶓冢。

南北朝:鲍照 《代放歌行》洛城里,禁门平旦开。

唐代: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 雄剑开匣,群书满系船。

唐代:骆宾王 《帝京篇》 平台戚里带崇墉,炊金馔玉待钟。

姓氏起源

始祖东何,世居河内县,智勇超群,于唐贞观时,为总管府录事参军,诏与李勣伐高句丽,献火攻策,焚辽东城有功,贞观十九年(公元645年)夏历十月,唐太宗以“精练军戎”封为岐山侯,赐姓练氏,易东为练。

宋朝时期,练姓大约有1万余人,主要分布于福建,江苏,广东一带。明朝时期,练姓大约有1万3千人,当时江西成为练姓第一大省,约居住了练姓人口的40%。其次分布于福建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
当代练姓的分布与图谱

当代练姓的人口大约有29万,为第二百五十一位大姓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023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,练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。练姓的第一大省为广东,大约占全国练姓人口的40%。练姓在全国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,这二省区集中了练姓人口的78%。其次分布在四川、浙江、贵州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等地。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桂黔琼、粤湘大部、江西南部、闽浙交接地区、湖北西南、重庆南部、四川东南、云南东部,练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.09%以上,中心地区可以达到2%以上,其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%,居住了大约8%的练姓人群。

由于何公世居河南河内县(现为沁阳县)故练氏立“河内郡”。在福建省聚居有“河内郡”、“丹阳郡”、“建安郡”三支系练氏。依据“丹阳郡”和“建安郡”两支系提供的现存谱料,存疑终于解开,此两郡均是何公后裔,只不过是因遗失迁入“丹阳郡”和“建安郡”以前的具体世系谱料,而以“丹阳郡”、“建安郡”立谱而已。

河内郡: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以南、以西为河外,这是晋国人的观点。楚汉之际置河内郡,辖今豫北的西部,治怀县(今河南省武陟西南)。西晋移治野王(今河南省沁阳)。隋于野王为河内县。隋唐河内郡即怀州。元怀庆路。明清怀庆府。河内县之名不变,常为治所。民国政府时,改河内县为沁阳。

丹阳郡:①古楚国原在丹阳,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。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,仍名其地为丹阳。②丹阳(杨)县,秦置,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,唐并入当涂。③汉置丹阳(杨)郡,治宛陵(今安徽省宣城),三国吴移治建业(今江苏省南京),隋灭陈后废。炀帝又以蒋州(今南京)为丹阳郡。

建安郡:今福建省建瓯,东汉末分侯官县置。孙吴分会稽郡置建安郡,以建安县为治所。福建与浙江分治始此。以后建安郡渐缩小为今福建省西北部。隋唐以闽州、建州为建安郡。

河内堂:以望立堂,是练氏的总堂号,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,为练氏的发源地。

丹阳堂:以望立堂。

建安堂:以望立堂。

一、(練)

练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广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练姓人口75%。

练姓起源:

1、其先仕闽(五代时国,故城在今福建闽侯),食邑闽之练乡,因氏,见《姓苑》。

2、唐时李勣将有练何,本姓柬,从李勣伐高丽有功,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,见《练氏谱》。

3、黎族姓。

练姓名人:

练定,宋嘉祐八年进士。

郡望:建安,河内。

宝宝起名网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!
搜索
back_img